时间:2022-08-27 22:14:26 | 浏览:1808
上线一年,“幻核”退场
而这次停售也有迹可循。2022年6月份,“幻核”的多个数字藏品出现了滞销情况,公众号“腾讯幻核”的更新停在6月27日,且7月8日后再无藏品发新。7月20日,有消息称腾讯计划裁撤“幻核”业务,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7月19日中午就知晓了,腾讯内部也在讨论后续处理。”
事实上,在腾讯生态里,包括QQ音乐、腾讯新闻都曾试水数字藏品相关业务,幻核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然而,7月5日,腾讯新闻关闭了数字藏品售卖业务,用户可以在腾讯新闻APP里或幻核APP查看已经购买的藏品,还在公告中放置了“幻核”的引流链接,邀请用户下载。彼时,腾讯回应称业务调整主要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1个多月后,幻核也公告停售,其负责人王诗沐刚从腾讯新闻调任3个月。
据公开信息,该平台于2021年8月2日上线,定位为NFT发售平台。首批上线的数字藏品为腾讯新闻旗下知名IP"十三邀"的黑胶唱片NFT,包含多位名人的语录,并支持用户进行"个性化镌刻",限量300件,每件定价18元,上线不到1秒即售罄。
彼时,幻核团队就已对外透露,其不会开放转赠和交易功能,仅在IP内容扩充和文化传播方面进一步发展。在相关政策法规调整后,幻核于2022年3月22日将平台内所有NFT相关字样调整为"数字藏品",禁止二级市场交易的规则不变。
由于腾讯流量的加持和藏品质量领先,尽管藏品单价超过100元,5月前发行的藏品几乎都是秒光,但6月以来,幻核上有多款藏品的页面为“已结束”而不是“已售完”,并且参与提前购的用户也从5万降至3万。7月8日,幻核最新发售的数字藏品《枝葱鸟栖》系列10幅作品也均未售罄。
有数藏平台创始人告诉南都记者,从目前来看,持有的数字藏品存在升值空间才是用户购买数字藏品的根本原因,随着大量新兴平台的涌入和二级市场此前的火爆,用户分流严重,幻核无法转赠和交易,这种让用户只能花钱购买,不能获利的模式会逐渐消磨用户的期待,降低用户活跃度。
对于关停的原因,业内有多种猜测,一方面腾讯继续降本增效,幻核出现滞销有业绩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政策风险。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国家层面明确的数字藏品政策迟迟未正式出台,还是缺乏二次交易支撑导致的稀薄盈利,都考验着各头部数字藏品平台的耐心。
用户如何处理藏品?可退款
幻核停售后,如何在不发售新的数字藏品的前提下,保障现有藏品持有者的权益无疑是幻核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毕竟在国内各个平台依托不同联盟链的情况下,各大平台之间目前基本上无法实现互通。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软件服务层面,幻核的规定中也包括:“腾讯可能会根据需要更新或调整本软件和/或本服务的内容,甚至中止、终止向您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务。上述行为不视为腾讯违约,您无权要求腾讯承担任何责任。”
此次幻核公告给了用户自由选择权,如用户选择继续持有,包括此前通过活动免费领取的数字藏品将仍可正常访问和使用,因为所有的数字藏品数据均已上链,用户对其所有权也不会因幻核的调整而受到影响;如希望退款,也可以将APP更新至最新版本后,通过订单记录发起退款申请。退款完成后,幻核将对退款藏品进行回收销毁处理。
安卓用户发起退款后,预计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对应款项原路返回;iOS用户需在8月16日-10月15日期间发起退款申请,于10月16日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款项原路返回。
南都记者发现,此前恒生电子旗下数字藏品平台“予藏”也曾发公告称因法律法规风险,暂停业务,用户可以选择保留但仅提供观赏功能或进行原价退款。
据统计,年内数藏平台将超千家,20余家上市公司均有参与,本来数字藏品行业便良莠不齐,炒作、劣质藏品横行、平台跑路已经屡见不鲜,现在一直合规经营的国内最大的数藏平台也存在着关停风险,那这个市场又会怎样?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开拓者之一,幻核的退场,标志着国内数藏行业的第一幕剧已经结束。该人士对南都记者称对幻核的消息并不意外,“对于一个收入有限且存在政策风险的市场,大厂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试水,建议等到赛道成熟后再通过收购收割,会更安全”。
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NFT最初的故事在国内并没有讲通,即数据的所有权并不属于用户,另外国内各个联盟链等基础设施都是割裂的,数据的互认、流通均未成形,应用场景不足,监管也未覆盖,的确存在发展困境。
针对对数藏行业的影响,一位数藏平台创始人称“震荡一下,然后继续发展,毕竟还有千家平台在较量”,不过,如果大厂纷纷退出,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会有连带效应,用户对仅做一级发行平台的投入会愈发持谨慎和观望的态度,但这种变数也会倒逼发行平台加速数字藏品应用场景的开发。
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的执行主任于佳宁认为,数藏行业的降温是一个良性的调整,让行业开始回归理性,让参与者去重新思考价值,然后思考下一步的方向,即如何让数藏的价值真正释放出来?“只生不养的模式(简单的销售产品)不可持续。”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叶露
由于数字藏品的火热,众多企业争相涌入这一蓝海市场,但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使得市场进入假性存量竞争的局面,出现投机炒作、滥用技术、盗用版权、非法集资等风险隐患。互联网大厂开始跳出数字藏品行业。
每经记者:朱鹏 每经编辑:梁枭8月16日,国内头部数字藏品交易平台腾讯幻核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已购买的数字藏品或发起退款申请。悬空近一个月的传闻最终还是被证实了。
记者 | 司林威风云变幻的数字藏品走到了十字路口。8月16日,幻核方面发布了“清退”公告,正式宣告将不会再发新品,并给出了完整的藏品清退方式,用户可以选择自行保留或原价退款。而腾讯方面给出的原因是“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彻底放弃了数字藏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作者 | 乔志斌谁都不曾想到,曾一度成为数字藏品头部平台的“幻核”,在一周岁生日之际,迎来的却是“幻灭”的结局。8月16日,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发布公告,而公告黑底白字、且无任何插图的文案。
【财联社时评:幻核释放明确信号 数字藏品不会允许炒作】8月16日,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腾讯幻核正式宣布停止数字藏品发行。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头部平台就按下了休止符,其中折射的行业生态非常值得玩味。目前国内法规不允许开展数字藏品
8月16日上午,腾讯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数字藏品的用户,皆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IT时报》记者获悉,公告发出后,幻。
自2022年8月16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同时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8月16日,腾讯幻核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作为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的开拓者之一,幻核用户。
8月16日,腾讯方面宣布,旗下的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交易软件幻核正式停售数字藏品发行,同时宣称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
业界普遍认为,腾讯幻核官宣停售数字藏品,将导致行业急剧降温,市场“虚火”有望回归冷。本报记者 李冰8月16日,国内数字藏品头部平台腾讯幻核宣布,自当日起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继续持有或发起退款申请。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深陷裁撤风波的腾讯数字藏品平台“幻核”宣布,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8月16日,腾讯幻核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自今年8月16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同时所有通过其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